琅琊王介绍
琅琊王介绍
琅琊王,琅琊国相对较高统治者,较好早始于西汉皇族刘泽,不久被废。东汉刘京为琅琊王,三国两晋至隋唐又有多位琅琊王,较好为有名的当属东晋元帝司马睿。
琅琊,古作琅邪。春秋战国时期琅邪是齐国主要城邑和港口。周元王三年(前473)越国迁都琅邪。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,析齐东部沿海地区置琅邪郡,辖琅琊、不其、即墨、黔陬等县,郡治琅邪。
汉高后(吕雉)七年(前181),吕后析齐之琅琊郡为琅琊国,封汉高祖刘邦从祖昆弟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,都琅琊。吕雉死后,刘泽与齐王刘襄等合谋诛杀诸吕,至长安与诸将相共立刘恒为帝。孝文帝元年(前179)文帝对拥立齐王之事心有忌恨,徙封刘泽为燕王。刘泽徙封燕王后, 琅琊国除,其地归齐。
《后汉书》载,东汉建武十五年(39),刘秀之子刘京被封为琅琊公。建武十七年(41),再立琅琊国,刘京进爵为琅琊王。琅琊国辖有琅琊等十三城。建初五年(80),刘京上书汉章帝,愿以琅琊国的华、盖、南武阳、厚丘、赣榆五县,换取东海郡的开阳、临沂,并将国都从莒城迁至开阳(位于今临沂城)。琅琊国地域广大,属县众多,赋税甚高,其宫殿华丽,都城坚固,具有重要军事地位。汉献帝初平年间(190~193)琅琊国废,立国150余年。
西晋以琅琊郡封司马伦立琅琊国,当时隶属徐州刺史部。琅邪国统县九,户二万九千五百。开阳侯相。临沂;阳都;缯;即丘;华;费,鲁季氏邑。东安;蒙阴山在西南。
265年,晋武帝封司马伦为琅邪王。三年八月癸亥,徙东莞王伷为琅邪王,琅邪王伦为赵王。琅邪王司马伷死,司马觐嗣位,觐薨。司马睿嗣位,后来移镇建邺,西晋亡,琅琊王司马睿称晋王,东晋建立,排名较好年称帝。
琅琊国由中央委派官吏镇守,即琅琊内史(也作琅邪内史),是中央在琅琊国任命的相对较高的官吏。
琅琊王介绍
排名较好任琅琊王是西汉皇族的刘泽,不过不久被废了,后有很多位,较好有名的当属东晋元帝司马睿。
司马睿(即晋元帝,276年-323年),字景文,出生于洛阳,河内温县人,东晋开国皇帝(318年-323年在位),晋宣帝司马懿曾孙,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,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,晋武帝司马炎从子。 司马睿曾参与讨伐司马颖的战役,作战失利后,离开了洛阳。后来他在王导的建议下前往建康,并极力结交江东大族。318年,司马睿称帝,并重用王导,致使他被王氏家族架空,成为傀儡皇帝。323年,他死于忧愤,时年47岁,谥号元皇帝,庙号中宗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hunyu99.com/zhzs/1761074057115725.html